光端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光端机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当中国制造亟待重构创新体系

发布时间:2021-09-15 03:11:31 阅读: 来源:光端机厂家
当中国制造亟待重构创新体系

中国制造亟待重构创新体系

导读:工信部正联合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在发达国家蓄势占优、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两头挤压下,大而不强的 中国制造 正试图破局

我们要造多少飞机模型才能换外国的一架飞机?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句话,让院士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言:中国制造业在未来20年可能出现美国在过去20年所经历的困境,很快就轮到中国去担忧了。在发达国家蓄势占优、新兴经济体追赶航空工程约有60%~80%的断裂时由于结构材料的疲劳破坏酿成的比拼的两头挤压下,大而不强的 中国制造 该何去何从?

自主创新不足是最大短板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0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直言,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制造业的一大 短板 。从全球创新能力指标(GII)看,中国排在世界第20位左右。

创新不足的关键问题在于对基础问题的研究积累不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近日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创新是基于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这恰恰是我国非常欠缺的。

柳百成表示,创新不足与投入不足也有关系。2013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2%;而工业发达国家均大于2.5%,瑞典、芬兰等甚至超过3%。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只占销售额的1%~1.5%,而国外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达3%~5%。

虽然高铁、输电、发电等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巨大的创新能力,但一些关键装备的核心技术至今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柳百成坦言,我国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此外,长期依靠拼人力、拼资源,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资源过度消耗、污染十分严重。 柳百成补充道。

面临两头挤压和双重挑战

各国制造业的竞争不是 龟兔赛跑 ,我们在追赶,人家并没有在睡觉。

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 再工业化 战略,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

美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集合联邦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资源,以 确保下一轮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 。 美国密歇根大学副校长胡仕新介绍,美国正在构建的制造创新研究体系,正是这一举措的集中体现。

美国于2013年1月发布《国家制造创新络:初步设计》,提出构建国家制造创新络(NNMI),计划在制造工艺、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工艺、高效能技术及其平台以及具体应用等优先领域建设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IMI)。截至目前,美国已建立4个制造创新研究所。比如,由85家企业、13个研究型大学、9个社区学院和18个非营利性机构等共同构建的 增材制造 创新研究所。

美国希望通过国家制造创新络及15个制造创新研究所的构建,振兴美国的制造业,并引发制造技术的变革。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柳百成说。

同时,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因更低的人力、资源成本成为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使得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两头挤压和双重挑战。

Haydale和英国加的夫大学工程学院的1个综合团队管理 建立合理创新体系是关键

那么,我国该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呢?

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创新体系。 柳百成指出,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是 撒芝麻 ,研究很分散,多为低水平重复。

对此,他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在国家层面构建制造创新络的做法,协调统一主管部门和资助机构,避免部门间的分割和壁垒以及资助的分散和重复,充分积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优势力量和科技资源,针对明确的研发目标协同攻关。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才能为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取之不尽的技术支撑。 柳百成说。

产品做出来,不等于就做好了。据统计,我国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和技术基础,这 四基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应高度重视。 李培根表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强化制造基础。

认识到这一点,工信部日前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 工业强化基础战真实还原隧道交通场景略研究 咨询项目。

去年1月,中国工程院启动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 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亲自挂帅,组织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开展调研,于今年初提出在2025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优先行动。同时,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有望明年年中出台,为把我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将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 柳百成表示对此充满信心。

土工布抗拉强度试验机
橡胶抗拉伸强度试验机
自动电子式万能拉伸仪
e43电子万能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