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端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光端机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一心为警舍家忘私为人处世古道热肠

发布时间:2021-01-08 15:02:06 阅读: 来源:光端机厂家

中安在线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妈妈,我是你不孝的孩儿,为了警察的誓言,我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只要有犯罪发生,我就得随时准备出发;只要还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在逃,我就无法停歇追逃的步伐。”这是民警张雪松生前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一语成谶!张雪松用鲜血和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抓捕,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脱下警服,他是这个城市里一名普通的男人,是一名妻子依偎着的丈夫,是一名11岁孩子的慈父,是农村老家年迈父母为之骄傲的儿子。他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写一首打油诗,辅导孩子的作业,将省下来的工资寄回老家,怀揣退休后“守拙田园化身农夫”梦想……

热爱从小就有警察梦,一心为警舍家忘私

11月15日,阴天,滁州市全椒县六镇镇六镇村,一间年久失修的砖瓦房就是张雪松的老家,屋内的房顶覆盖了一层用来遮灰的塑料布。房间内虽然陈设简单,但被张雪松的65岁母亲刘明珠收拾得一尘不染。“这是大儿子(张雪松)的房间,虽然他一年很少回来住,但我有空还是收拾收拾。”说到这里,这位65岁老母亲的眼角已经噙满泪水,她佝偻着腰整理着张雪松的生前的衣物,一件洗得褪色的老式大衣被老人折叠得棱角分明――那是张雪松就读警校时的校服,20多年前儿子穿着这身衣服回家,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上的荣光。

在刘明珠老人的回忆里,时间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一个刻苦学习的农村少年顶着风雪在乡村路上倔强地前行,“家里穷啊,买不起自行车,别人都是骑车上学,我家雪松只能天没亮就出门,来回要走几十里路。”提到儿子的求学之路,刘明珠忍住了哭泣,因为懂事的小雪松总是以优秀的成绩回报父母。“不光成绩好,还体贴我们父母,给他几分钱都攒着,很少买零食,都买本子。”

在张雪松的发小潘存荣眼中,张雪松不光成绩好,上小学时就很侠义,他不止一次地向潘存荣袒露自己的理想――长大后要当一名警察。凭借自己的努力,张雪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全椒中学,最终又如愿考入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圆了小时候的警察梦。

进入警察队伍后,张雪松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公安事业中,以至于差点耽误了终身大事。据同事邓传玉回忆,当年他和雪松共事时,雪松还是个单身小伙子,吃住都在探组和所队,单位就是他的家,他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甚至失去了很多成家的机会。“当初我将我朋友的女儿介绍给雪松,由于当时探组人手少,工作量大,女孩子多次邀请,但雪松忙于工作多次失约,最后导致女孩子不能理解而分手。我也多次关心过他的个人问题,他总是说还小。”提起这段往事,由于工作耽误他多年的婚姻,邓传玉至今都觉得内疚。“他就是这样热爱公安工作,这也是他三十多岁才能成家原因,还好他后来遇到了对的人,不然我能愧疚一辈子。”

遗憾老父:“他就是干这个事的,

他不去做,别的同事也会一样去做……”

张雪松一心扑在工作上,带着对家人和战友的眷念离开了,也留下了太多遗憾,他对家人的许多承诺再也无法兑现了。

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虽然妻子王冬霞非常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总是默默地带好孩子做好家务,从不让他分心,但偶尔也会抱怨雪松不能像别人家的老公,陪妻子去逛商场看电影。王冬霞已经记不清接到过多少次丈夫说要加班的电话了,以至于牺牲当天傍晚,张雪松打电话给妻子,“晚上要抓捕,顺利的话就回家吃饭。”王冬霞不以为意,这个期待丈夫能多陪陪自己和孩子的普通家庭妇女,照例做好了晚饭,“家里晚饭做好了,你倒是回来啊!”……

张雪松工作不忙时,最爱跟同事说起自己的儿子,11岁的儿子在家懂事听话,在校品学兼优。因工作原因,张雪松很难抽出时间陪儿子学习、玩耍,为弥补对儿子的歉疚,张雪松在没有任务时,必定5点钟就早起,给儿子做早饭。张雪松说,看着儿子吃上爸爸做的早餐,听着儿子每天英语晨读,内心无比的幸福。然而从此以后,儿子再也吃不到父亲做的早餐了。

张雪松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到老家后,他年迈的父亲张维志,这位没有多少文化、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哽咽着说:“他就是干这个事的,我们家人要支持他,他不去做,别的同事也会一样去做……有这样的儿子,我感到光荣。”张雪松与父母相见的最后一面,还是在今年春节。大年三十,张雪松带着妻儿回家过年,只在家待了两天,年初二就回到了合肥上班。中秋节当天,他和母亲通了电话,说赶上值班不能回来吃团圆饭了,等闲下来再回家探望二老。谁知,这竟成为母子二人之间最后一次通话。坐在儿子的床铺上,想到再也无法团圆的家庭,刘明珠泣不成声。

张雪松还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后,带着家人到全椒农村老家盖间房,过上舒适安逸、宁静的生活,可在现实中,他一直与罪恶做斗争,用实际行动维护他人安逸、宁静的生活。现在,“守拙田园化身农夫”的小理想彻底化为泡影。

简朴牺牲时穿的白色外套是16年前买的

张雪松出生于安徽全椒农村,家境贫寒,父母年迈体弱,他在家排行老大,是这个和睦大家庭里的顶梁柱。当初,他自己省吃俭用,将省下的工资全部寄回家,帮着弟弟买房子、娶媳妇。每当父母焦急地问起他的婚姻大事时,他总是说:“我不着急,再等等,让小弟先结婚。”然而,他弟弟的家庭遭遇变故,突生重病的亲侄儿基本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小儿子在外面打零工,也挣不到几个钱,家里的花销全靠雪松来维持,还要养育自己的小侄子。”张雪松父亲张维志说,这几年,由于他们要照看小儿子的孩子,张雪松只能让妻子在家专门带孩子。

工作之初,张雪松就给同事留下了节俭朴素的印象。“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小伙子,我多次提醒过他要找女朋友了,给自己的穿着要得体一点,但他憨厚地说,‘我是农村人,家里负担重不能乱花钱’。”同事陈剑锋回忆,每次他们并肩侦办终结一起案件是,都跟张雪松说要一起吃大餐犒劳一下,但总被张雪松回绝。同事魏平回忆,2005年张雪松准备买房,从抽屉里拿出的报纸中夹着许多张存单,他说不知道银行在哪里(当年辖区拆迁,银行迁址)。“都是几百几千元的存单,1998年200元,某某年300元,某某年500元,最大的一笔是8400元。”魏平说,他就是靠平时一点一点地攒下了卖房款,购置了一套二手房。

尽管家庭并不宽裕,自己经常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他还是定期寄钱回家,供父母养老和侄子治疗。为了省钱,他省吃俭用,生活朴素,一件白色外套穿了十几年,一个季节除了警服,只穿一件便服。当听说雪松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经常半夜下班都是走路回家,连出租车都不舍得坐,刘明珠忍不住嚎啕大哭:“就是这样,他每次打电话回家,还问我们钱够不够花。这么多年,他有多苦啊!”

9月30日那天,张雪松押解两名嫌疑人到城东派出所时,老同事汪涌看他依然穿着十几年前共事时的那件老式茄克衫,很诧异地问:“这么多年了,这件衣服怎么还在穿着?”张雪松呵呵一笑:“说明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变呀。”汪涌想留张雪松吃个便饭、叙叙旧,但张雪松惦记着单位的一堆事,办好移交手续后就匆匆告辞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走竟是永别。“他牺牲时穿的白色夹克衫,我记得最清楚,是2002年买的,当时我们都在刑警一队,穿了16年。”

热心连夜审讯时,“最苦的下半夜”被他包揽

“雪松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同事帮忙他都说行。”邓传玉曾担任张雪松的探长,驻所中队长,在一起共事近4年,他告诉记者,当张雪松得知同事家里有事或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时,他都主动帮忙,接过同事手里的案件,加班顶班,让同事安心回去照顾家人,有时甚至几天几夜,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张雪松曾在一个探组工作过的同事文奇回忆,案件多时他们需要连夜审讯,一般分上半夜和下半夜,“大家都知道,下半夜最辛苦,但张雪松每次都主动要求把他安排在下半夜,他这么做是体贴同事。”文奇说,以至于张雪松下半夜审讯成了不成为的规定,探组最苦最累的活几乎都被他做了。

虽然家庭并不宽裕,但是张雪松在捐款时毫不落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单位组织个人对灾区进行捐款,“我见张雪松也在捐款的队列中,就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内勤说,到时候收雪松一半就照了,在场的同事都哈哈地笑了起来,没想到张雪松红着脸站了出来大声说道,你是民警,我也是民警,你捐多少,我就捐多少!”一名同事回忆其10年前的场景时,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了。

在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后,张雪松一直是家庭乃至整个村的骄傲。每年回老家都挨家挨户去看望村里地老人们,这已成为张雪松的习惯。邻居杨保国至今仍很感激,他的女儿刚到合肥上学便丢了钱包,他半夜打电话给张雪松,张雪松二话不说,立即赶到学校给了生活费,帮助孩子暂时渡过难关。看到同学家境困难,怀孕妻子没有宽松衣服穿,张雪松将自己的大衣脱下,送给了同学。

每次只要回老家,父母在地里干活,张雪松都会赶过去,看到邻居忙不过来,就去搭把手。只是从此以后,全椒县六镇镇六镇村的家乡,再也迎不回那个冒雪独自一人步行上学的少年了。(晨报记者周勇文/摄)

可怜的小鱼

感谢我的朋友

诚信是什么

爱无形的